中国大学商、管理学院"双一流"建设尽展朝晖

——记管科大会"管理学家与管商学院建设"论坛

    当前,我国高校上下都在研讨“双一流”建设,研究我国如何从一个高校大国走向高校强国问题,这次论坛不是关门谈教育,而是从管理科学整体视角,讨论“管理教育”问题,使本届论坛具有深远影响和当代意义。2017年6月26日,首届管理学家与管理学院建设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次论坛受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大会主办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创新研究所委托,由京WORK-北京码头智库媒体战略伙伴《管理观察》杂志社主持召开。

    双一流”建设对于管理教育来讲,就是如何建设一个具有特色的管理学院问题,我国1984年4月,教育部批准清华等四所高校成立管理学院和经管学院,现有近千所管理学院,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管理类学院。如何建设好“一流学科,一流学院”具有普遍的指导价值,首届“管理学家与管理学院建设”论坛,由北京林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建成教授主持,《管理观察》杂志社总编辑李树林教授作了引导性发言,随后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院长王瑞华教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周颖刚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张学东教授,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杜海燕教授,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辉副教授分别作了发言。

         建立我国管理教育与管理科学新型联盟刻不容缓

    《管理观察》杂志社总编辑李树林:本届论坛是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大会重点论坛之一,也是中国管理科学大会举办十多年来,第一次设立“管理学家与管理学院建设”论坛。这次设立“管理学家与管理学院建设”论坛,宗旨就是建立“管理教育与管理科学”新型联盟,携手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管理科学事业,致力于完成中国管理的中国化和全球化的当代使命。

    “管理教育与管理科学”新型联盟主要任务:第一、建立“科研-教育-媒体”联合体;第二、建立“一带一路”管理联盟;第三、编写《发展中国家管理学》;第四、深入研究习主席治国理政管理战略思想。

    推进“管理教育与管理科学”新型联盟建设,一定注意发挥媒体的作用,《管理观察》杂志是推动管理中国化新实践的改革创新杂志,着力从全局上和高度上推动“双一流”建设。李总编重点提出,《管理观察》杂志将开展“四好管理学院评价和成果发布”活动,即以“好教材、好教师、好院长、好学院”为标准来推动“双一流”建设,受到与会专家和学者的欢迎。

 

      “双一流”建设需要五位一体协同发展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陈建成教授:一流的大学,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建设,关键在于体现了国家特色、民族特点和文化自信,在于引领了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这次大会不仅给企业界,而且给管理学家提供了很好的舞台,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当前管理教育和管理实践的现状,从而可以更好地探索管理的未来。现在整个国家步入新常态,实际上就是各行各业都有所回归,高校强调回归人才培养。

    尤其是“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从生态角度来讲,就是要回归自然,看到自然的力量;从政治的角度,就是要回归规矩,严守政治规矩;从经济角度来说,就要回归到科学,我们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处于换挡期、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在目前这个阶段虽然问题很多,但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需选择理性回归;社会要回归到和谐,呼唤道德的回归;文化要向传统回归,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此外还要有创新思维,要有协调、协同的思想,要有绿色发展的理念,要有开放共赢的思路,达到一个共享红利的状态。在劳动力昂贵的现状下,如何发展,必须要有新思路,必须要有信心,习总书记说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对于企业来讲就是必营自信。

    现在社会变化很快,但是唯一不能变的是不忘初心。所以中国为世界的发展提出中国化是有一定的道理,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文化多元的民族,并且处在一个发展中的国家阶段,当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素质发展、能力建设之间有很多不匹配,所以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寻求它的匹配,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匹配效应,才能产生中国效应,很多问题给我们无论是管理学家还是企业家都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谁能抓住机遇,谁能应对挑战,谁就能在这样一个变动中有所成就。比如我们国家现在,如何使过去的东西转为我们的竞争优势,确实需要智慧,一带一路带来的影响,是给全球合作提供一个平台,共享共赢,这也就是一个国家推动力的概念,这需要我们管理学界总结、梳理经验,并传承发展下去。所有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现在所说的问题导向就是解决问题,只有能够解决问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就能发展。

    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家,开放就要吸收新的血液,吸收新的力量。比如环境治理方面,原来的生物链断了,产生了很多环境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新思想,新思维,新模式,树立统筹的、共享的理念,以"倒逼机制"运用智慧化解这些问题。

    目前,学院、科研机构、企业的发展必须和改革开放协同起来,政、产、学、研、用要"五位一体"协同发展。要想发展就要有顶天立地的思想,要求我们既能仰望天空,又能脚踏实地,既能充实发展,又能享受发展成果。任何事物之间都要寻找平衡联系和推动的动力,管理学要寻找源动力,就是要把中国的本土的东西纳入国际体系,要把中国的东西翻译成国际的东西,就要符合中国管理学的语境,这样中国的管理学必将推动世界的管理发展。只要中国人团结起来,凝聚力量,中国管理学在世界上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双一流”建设需要改革创新再发力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院长兼MBA教育中心主任王瑞华:目前国内高校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建设是当下各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要以学科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我想结合我们管理学科和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的工作,对此谈一下认识。

    “第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是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大学必须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同时强调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学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自觉肩负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的责任和使命。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

    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中国的商学院,中国的管理教育,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个成就毫无置疑。但是我们要建世界一流学科,一定要有世界标准,要用世界管理教育通行的规范、规则来要求自己,因为国际上的管理教育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有一套成熟的管理规范、体系,特别体现在管理学科上,它本身有一套标准,典型的是美国AACSB认证,欧洲的EQUIS 认证,英国的AMBA认证,还有中国自身最近推出来的CAMEA认证。中央财经大学2011年通过了AMBA认证,今年6月1日通过CAMEA认证,成为全国第15家,AACSB认证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通过参加国内外认证,有效地推动了学院的发展,同时也感受颇多。最关键的是,无论是学院的建设还是学科建设,一定要树立使命,一定要建立使命引领的发展战略。我这个学院、这个学科的使命是什么?如何定位我这个学院?我要办成什么样的学院?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在当下以培养人才为核心的背景下,培养的人要具有什么样的能力,什么样的素质?以前我们所写人才培养方案虽然也有培养目标,但这些目标大多是不落地的,写完方案就算完成任务,你以后怎么落地、怎么具体的操作,包括你的课程体系怎么设立,你的学生如何培养,你的老师如何招聘;你需要为此做什么研究,要和企业、社会建立怎样的联系,和国际如何开展合作等方面都是脱节的。客观讲,不同层次的学校,有着不同的目标和任务,都有应基于自己使命应完成的任务。以前,我们不同类型的学校各自虽然都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往往是分散的,凌乱的。其实我们所干任何一件事情,都应是有精神、有灵魂支撑的。所以大学的建设一定要把学生培养的使命和学院建设的使命结合起来,要脚踏实地,要有使命、战略、导向,要按照世界标准要求自己,达到水准之后再谈超越。

    第二,学科建设是基础。

    学科是高校核心竞争力,而以重点学科为依托,形成特色发展则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必由之路。"一流"是指你这个大学、学科在社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如何衡量一流,其中科研力量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学校实力的重要指标,而科研力量是通过科研教学团队表现出来的。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通过研究,怎么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怎么引领社会发展,怎么传承与发扬光大文化。这就要求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具有使命感,有所担当。学院可以聚焦若干特定领域来发力,形成我们的影响力。

    近几年,我们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一些年轻的、本土培养出来的教师,在国际上发表了很多高水平的论文,展现了一定实力。他们很好地运用国际规范的研究方法探索中国管理的实践问题。在师资建设方面,中财大的经验是尊重个人研究,鼓励团队建设,以教师自身的研究兴趣为出发点,学院提出以"关键词"组建科研团队的指导思想,教师在研究时向"关键词"靠拢,这样既不偏离个人的研究,也能组成团队,在研究上形成一个整体。在这种模式下,中财大商学院这几年成果比较显著,比如大数据营销,聚集了国内力量较强的一个年轻的研究团队,已经出现一些成果,更有分量的成果可望在未来两三年内出现。在这个研究团队基础上,中财大也在国内设立了首个大数据营销的本科专业,也首个开设了MBA金融与大数据营销方向。以前的营销,更多的是讲策划讲故事,现在这个时代,尤其是在大数据背景下,营销更是一种数据驱动的科学。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学科建设怎么和时代结合起来,这是刻不容缓的问题,所以我院这几年学科建设围绕这个核心展开,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学科建设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有特色。所谓学科自身的特色,就是你怎么做,怎么建,不是无的放矢,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有自己的特点。比如,现在在家族企业的研究上,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在这个领域研究得比较好,这是基于浙江、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特定的氛围、特定的企业发展状况而来的。那么在北京,对于中关村这个以高技术创新、以民营企业、家族企业为创业主体的城区,其有什么特质?其创业、企业经营、企业传承有何特殊性?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中央财大商学院为此组建了强大的研究教学团队,有些成果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不久将来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有价值的成果出现。一个学院如果能在若干个特定的领域发展起来,建立影响,我们的学科就具有特色了。这些研究是扎根中国大地的,是和中国的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通过我们的研究、传播,在国内、国际上产生影响力。

    第三,人才培养是核心。

    一流学科建设一定要处理好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关系,使人才培养的一流和科技创新的一流相互融合,这才是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应有之义。我们既然是大学,既然是管理教育,那么人才培养是根本。近些年,教育部对高校教育质量的评价有一个非常重大的、鲜明的转变,就是以你培养的人,你培养的学生,你的学生的质量作为评估审核的重中之重,这就回到了教育的本质。大学就是培养人,学生是大学的产品,我的产品质量好不好,受不受社会的欢迎,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贡献怎么样,毫无疑问,这是衡量办学质量的核心指标。

    在人才培养方面,围绕学生的成长,现在理念上也在做一个改变,是先知识后能力还是先能力后知识,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2013年斯坦福大学发布了一个"斯坦福2025计划",这对大学以至整个教育都是一个颠覆性的创新,这个计划是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设计的,它就是强调先能力后知识,强调终身学习,强调能力。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怎么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学科课程体系,都是我们急需思考的问题。现在招生改革对大学的冲击很大,今年上海、浙江高考已经开始按专业填报志愿,而不是按学校填报,具体到中央财经大学,原来招进来的本科生在全国高考成绩排名非常靠前,都是优秀的学生,但是如果现在按专业报,你这个学院、你这个专业还能不能招到掐尖的学生,你这个专业凭什么招掐尖的学生,这就产生了一个挑战,就是怎么样使我的专业有特色,有影响力,使得它为社会所需,为家长喜爱,为考生踊跃报名。现在的211、985院校固然有自身的优势,但是可以预见的是,专业差距会越来越大,所以招到的学生就有了差异,就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就业质量,这是连锁反应。所以怎样围绕人才的培养,适应社会的需求,做出自己的特色,改革创新,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改革为动力。

    要实现上述目标,毫无疑问需要进行系统的综合改革。但是,作为一名院长,在改革上有所成就非常难,如果改革力度大,学校还有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没法施展。如果改革力度小,又看不到成效。需要平衡好改革创新、和谐稳定的关系,这需要院长们的智慧,来凝聚全体教职工的人心,奔着学院设立的目标努力。虽然我们商学院也做了很多工作,但依然存在许多不如之处,需要继续努力。

      用智库成果引领管理学院建设

   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杜海燕教授:建什么样的管理学院,怎么建设管理学院的问题,是管理学院领导能否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课题。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5·17讲话中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他强调: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管理学院重点是抓好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工作。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国际领先的尖端科技层出不穷,正是得益于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得益于坚持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得益于中国的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而今,我们更要立足于中国国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贯穿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教学、管理服务的全过程,扎根中国大地,研究中国课题,搞好文化传承和创新,充分发挥好中国大学的学术优势、文化优势、国家智库优势,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出咨询建议、实施方案、科研成果、高水平人才,办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践中,我们抓智库建设,天津市首批高校智库"食品安全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是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成立以来共出版各类专著11部,向教育部、天津市政府、天津市政协、天津市场监管委员会以及食品企业,提供14份决策咨询报告,得到领导批示或采纳。组织专家参与修订《天津市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实施办法》、《天津市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等管理规章和文件。"能源环境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是全国37家绿色低碳智库成员之一,作为核心智囊参与天津市C交易试点的建设,组织了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专题系列培训等,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我们抓科技创新,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优化开发区域率先实现碳排放峰值目标路径研究》、一般项目《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社区共同体建设路径选择》、国家发改委项目"天津市碳交易试点基础项目研究"等各级科研项目18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形成了较强科学研究能力和人才培养基础,学生培养质量高。2016年学生一次就业率96.13%,学生参加全国创新创业竞赛获银奖1项,铜奖1项,优秀奖1项,经管实验班获天津市学生先进集体标兵,经管援心社获天津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智救被拐妇女的藏族学生择仁永措获"天津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办学质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国际合作是“双一流”建设重点

    杭州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张学东教授:我做了22年的院长,跨了两个学校,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体会,对于怎么建设一个好的学院,怎么建设一个好的学科一直在不断地思考。杭州师范大学是马云的母校,我对于杭州师范培养了这样一个世界级的领军企业家感到很骄傲,他为杭州师范大学捐赠了一个亿,而且又投资五千万建阿里巴巴商学院,他是冲着世界一流来建,建设的过程也是探索的过程,探索也是相互交流过程。

    所以基于这点,我想说的一个理念就是,高校的职责和任务中非常值得强调的一点就是国际交流,这将成为高校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

    在国际交流中我们要讲中国故事。我到杭州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国际交流,虽然我们的国际交流还不够。在交流过程中,外国教授非常关注中国经济成功的经验,成功的途径,但他们也在怀疑我们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能可持续发展,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确实没有本土的理论和完美体系去说服外国人。

     欧盟和我们学校做了一个课题就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我们也开了城市学硕士方向,目前全中国我们第一家,我们做了几年,初见成效。这和杭州市的原市委书记王国平有关,杭州之所以建成现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城市,有他很大的功劳,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在城市学、城市管理的研究,我们有很大的优势,杭州师范大学已经成立了一个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并且杭州师范大学还将承建一个城市建设博物馆,三五年之后这会是一个亮点。

    国际交流方面,我们和国外的一个智库的合作,也请相关的专家来做报告,相互之间在交流关注的内容。智库建设方面,我们在做的是一个符合地方经济的要求,比如浙江省要打造一个新金融和财务管理中心,我们正在积极探讨方法。这方面正如李树林总编说的,是没有管理理论来支撑的,不敢说是完全空白,但至少是不系统化,不完整的。比如在财务管理方面,怎么进行财富管理,怎么吸引一些高端的人才来进行管理和运作;事实上这里面还包括中国商品的发展,期货市场的发展,我们的管理是不够的,尤其是一些高层的管理者对这些概念没有理解,甚至是走向误区,对市场的压制,导致市场没有办法发挥作用。以这个为例,说明当前我们的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点希望得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

    又如浙江要打造一个金融港湾,怎么来提升,怎么来研究,这核心的问题就是国家战略,这就要求我们管理学科要按照国家的需求来培养人才,但这里面有很多东西受制于我们现有的管理体系,评价体系。比如我们和理工科的成果放在一起比拼的时候,他们的东西让我们眼前一亮,他们的成果感到有含金量,感到具有一流水平,我们管理学很遗憾,在杭州师范大学,只有《管理世界》、《经济研究》被认定为核心期刊。我们老师想在上面发文章非常艰难,在职称评比的时候,非常遗憾地被排到后面,相比较理科而言,这点上没有受到支持和发展。我们虽然现在在做很多智库研究的项目,因为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和支持,所以做起来非常艰难。所以希望李总编和《管理观察》能在智库建设方面给予支持,帮助我们这种二级学院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因为即使好多老师在国外期刊上发表文章,但是没有真正解决中国问题,没有真正将中国的很多故事推上国际舞台,所以一流学科,一流学院的建设还任重道远,而且管理学科的困境和受歧视的状态还没有根本改变,在此希望得到更多同仁、科研机构的支持。  

     中国经管学科距世界一流还有多远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周颖刚教授:中国的经济与管理学科离世界一流水平还有不小差距,国际影响力远不如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那样举足轻重。建设世界一流的经济与管理学科必须坚持国际标准、遵守国际学术规则与国际惯例,这与保持中国特色并没有矛盾。既有中国特色、又是国际前沿的重要经济管理问题将不断涌现,中国经济管理学家要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运用现代的方法研究中国与世界重大经济管理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理论为核心的“中国学派”。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建设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目标,其经验值得借鉴。

    厦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科历史悠久,源于1921年建校之初的商学部。20世纪40年代,王亚南、郭大力等任教厦门大学,开创了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具有鲜明特色的厦大学派。除了王亚南、郭大力开创的理论经济学(特别是政治经济学)外,厦大的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包括财政、金融、统计、国际贸易、会计等学科,也享誉全国。厦门大学现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3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全国只有2所高校同时拥有这3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厦门大学经济学科是由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邹至庄经济研究中心三位一体构成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是改革开放后全国综合性大学最早成立的经济学院,而2005年成立的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亚太地区和中国一流的、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经济学教育和研究机构。2016年,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邹至庄决定捐赠1000万美元在厦门大学成立邹至庄经济研究中心,其宗旨是培养国际一流的经济学家,关注中国经济与政策研究,产出国际一流的原创性成果,成为两岸四地乃至亚洲的经济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

    我将结合厦门大学经济学科的经验谈谈中国的经济与管理学科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学科,以及如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经济与管理学科。

    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与管理学科有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学科。过去200多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中心从英国与欧洲转移到美国,世界经济与管理学术中心也相应移动。近40年来,中国通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全球市场经济体系,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英美主导的全球化退潮之际,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包容性的新全球化,将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心,因此有可能成为世界经济与管理学术中心。

    我们要对中国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现状有个正确的判断:一方面,中国的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已经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最国际化的学科;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与管理学科离世界一流学科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国际影响力远不如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那样举足轻重,特别是国际学术话语权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初级阶段。

    除了对中国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现状有个正确的判断,还有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经济与管理学科有正确的认识和做法。

    第一,中国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经济学人才?经济学科应该培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格、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素养,具有扎实现代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分析方法,具备经济思维能力、数量分析能力以及学以致用能力,熟悉中国实际,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市场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专门人才。以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为例,我们在世界各地选择34所名校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在教学、科研和师生交流等方面进行双向实质性的密切合作。第二,如何有效实现制度创新与体制机制改革,突破新旧两种体制的矛盾掣肘?相对独立的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的建立是既为现行体制客观上提高了一个合作竞争的新环境,也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促进现有经济学科的发展,创造了借鉴经验。这也是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制度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突破。第三,如何进行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我们认为,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引、培"结合,制定严格规范的师资引进与培养的规章制度和具体的聘用、考核流程,同时要构建浓厚而活跃的国际化学术文化。

     “一院一策”让“双一流”建设落地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辉副教授:西北大学经济学与管理学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912年就设立商科,1937年成立了经济系,1977年恢复经济学专业和经济学系,1985年成立经济管理学院。改革开放以来,学院快速发展,已成为集经济学与管理学、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全国著名学院。学科重视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理论研究,关注经济学和管理学重大问题综合研究,服务西部经济发展实践需求,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三大优势:一是学科基础优势,建成了“省级优势学科—省级特色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体系;二是人才培养优势,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团队优势,坚持“大问题”科研导向,顶天立地,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为依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城乡一体化、经济增长质量、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经济发展等研究团队,以研究方向组建研究团队,以研究团队带动队伍成长。

    学科学术积淀丰厚,已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科综合特色。依托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科交叉特色,以理论经济学为核心,综合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等三个一级学科,发展形成新兴学科群,实现学科综合发展。二是西部研究特色。学院处于"一带一路"战略与新时期西部大开发的最前沿,通过一流学科建设服务于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需要。三是学科交叉特色。以理论经济学为核心,将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相结合,充分发挥经济管理学院在学科交叉上的优势,既兼顾了理论研究又包含了对实践的研究,既对经济学研究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又结合新时期西部经济发展实际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力求突破。

    立足"质量立院,改革兴院",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牵引,创新学院治理的体制机制,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学院治理体系,以此为动力推进一流学科和一流学院建设。

    一是落实学校"一院一策"综合改革思想,在学院推进"一学一策",调整结构、理顺机制、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和弥补短板,进一步调动学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释放办学活力。二是围绕"为国家培养一流人才"、"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和"推出一流的重大成果"等三项指标,发挥思想文化的引领作用,回归大学教育本质,突出人才培养核心地位,不断提高学院的办学水平。三是从学院面临的问题入手,分类推进、重点突破、分项实施。

    "一院一策"改革要实现"五个提升"。提升标志性成果产出能力。包括有影响力的学术观点、权威期刊、国家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及其他国家级项目的产出能力。提升高素质人才培养能力。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本、硕、博毕业生,延续"经济学家摇篮"的声誉,形成符合时代特征的新一代人才群。提升制度保障能力。通过系列改革,打造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用制度营造氛围,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制度盘活存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以"大问题"科研为引领,实现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的新突破,成为陕西、西部乃至国家经济社会改革的"智库"和"人才培养基地"。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特色鲜明、美誉度高的学院品牌,对内形成发展合力,对外扩大学院影响。

版权所有:中国管理科学大会
北京市通州区新华西街北京ONE国际广场写字楼1509室  
北京网聚无限提供网络带宽支持